陌刀,中国长柄刀的一种。唐刀陌刀刀身大多较窄,弯曲弧度,对日本的长兵器影响很大,其外形可以参考日本战国时期兵器。可劈砍,可枪刺。
陌刀杀伤力极大,一刀劈下,人马俱碎,唐陌刀大约11斤,说明陌刀刀身并不是特别宽不然会更重,陌刀刀身更像横刀的加长版,双刃或者单刃,单刃很多有弧度。
史书:(举陌刀重五十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见于新唐书张兴传)。由于陌刀出现于隋朝,隋朝的1斤只相当于现代的220克,隋朝的50斤相当于现代的11公斤左右,但这仍是算相当沉重的实战兵器了。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出现了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空前绝后的武器——唐刀。而唐刀之中最具杀伤力的兵器就是陌刀,曾经广泛装备安西军,令外邦丧胆。
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由于陌刀不允许陪葬,所以当今并没有陌刀实物出土,网络上所有的陌刀复原图均为后人猜想。
舉世聞名的日本刀其實是源於中國唐朝的唐刀,但日本刀的價值卻比中國的刀劍要高出許多,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將武士刀的製作流程與規格吋法上做了相當的體系統一,因此在刀與刀之間的可比性增加了。
而反觀中國的刀劍,本身規格極為混亂,而且製作工法各不相同,裝飾更是五花八門,經常有各種詭異的機絲出現,沒有什麼統一的體系,因此,就算刀劍本身性能優異、製作精良,卻也很難以估算價值。
唐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刀之一,但唐刀本身也有不少缺陷,最大的問題就是造價高昂且無法修復。唐刀本身有四種規格,根據古籍的定義: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唐太宗李世民能在亂世中取得天下,靠的就是士族的力量,得天後,作為功巨,士族的力量得到很大的擴展,說到士族,最有名的就是七宗五姓:清河、博陵崔氏,唐朝士族之首,出了20多個姓崔的宰相之多,其他還有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
李氏,就是李世民一族,也就是皇族。
七族五姓中清河崔氏的第三號實權人物說引薦,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現在雖說也有科舉,不過還是「九品中正制」當道,能得到崔氏一脈的幫助,在官場上肯定能平步青雲。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群的意見。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其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直到後唐才被科舉取士替代。
像現在的七族五姓,靠的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扶持,就拿重要的品評來說,這些對家世、行狀還有品行非常重要,晉以後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也就奠定了崔氏歷經幾百年輝煌、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
唐朝風氣開放,像官奴、新羅婢、崑崙奴等允許公開買賣,連青樓、妓院、花船這些尋歡作樂的場所,也是得么官府的認可,只要交足了稅銀,不僅可以公開營業,還得到官府的保護;文人才子也以喝花酒、風流倜黨為榮,作為水陸交通便利、生活富足、經濟繁榮的揚州,這種「娛樂」事業更是顯得朝氣十足。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從貞觀元年突厥頡利可汗入侵,唐太宗親臨渭水,與頡利隔水而語,結渭水便橋之盟,突厥軍隊方始退還,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績出兵與薛延陀可汗夷男等夾攻頡利
,次年大敗頡利於陰山,頡利被擒送長安,突厥東汗國滅亡后,幾年以後,也沒什麼大的戰事,社會得到休養生息,經濟得到極大的提高,
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冉閔在漢族處於生死存亡的時刻,頒布了驚世的殺胡令,激起倖存漢族志士的熱血,從而一呼百應,把胡人趕出中原大地,保住了漢族的血脈,不過那殺胡令實在太殘暴,只要是胡人,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一律擊殺,一篇不足百字的殺胡令,把數以百萬計的入侵者趕出中原,據記載當時入侵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當時可以用屍橫遍野,白骨累累來形容,日日有戰鬥,月月有激戰,中原大地到處都是腥風血雨,慘不忍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